夏日小荷露尖角 AI教育启新航

2024年6月2日下午,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基于AIGC的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融AI智慧·助高质教学”循证分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六月初的上海,荷花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2024年6月2日下午,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基于AIGC的教育变革》学术研讨会—“融AI智慧·助高质教学”循证分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南京市玄武区教科所、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

 

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中法未来实验学校、北京市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上海市嘉定二中、上海市徐汇区董恒甫高级中学、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中学、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七小学等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校长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图1 会议现场

下午13时,活动正式开始。开幕式由苏州科技大学陈卫东教授主持。首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陈向东教授致辞。

 

陈向东教授指出当前AIGC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需进一步重视技术与教育的和谐共生关系,并预祝本次会议顺利召开。

图2 陈卫东教授主持开幕式

图3 陈向东教授致开幕辞

紧接着,王陆教授带来主旨报告《大数据循证视角下高质量课堂教学的特征》。

 

王陆教授从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定义出发,提出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亟待实现从低质量教学向高质量教学的跃升;

 

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数据特征,呼吁要努力打通从高质量课堂教学建设理念到具体教学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图4 王陆教授做主旨报告

篇章一:数据赋能的教学实践优化

篇章一及篇章二由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陈鹏主持。首先,首都师范大学张敏霞副教授带来理论研究报告《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的实然、应然及路径》。

 

张敏霞副教授提出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多处于低阶思维水平,对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关注不够,应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通过转化性学习将理论转化为教学行动, 在实践中形成并优化教学策略,从而改进并强化教师的教育信念。

图5 张敏霞副教授做学术报告

在基于数据循证的同课异构研讨环节,来自北京市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的左思老师、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中法未来实验学校的丁祎老师、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的邓俊清老师围绕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小英雄雨来》开展了研讨。

 

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搭建课堂教学支架、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等角度展开,认为应在本节课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本。

 

图6 同课异构研讨

图7 路征老师做同课异构总结发言

篇章二:数据引领的教研方法创新

聚焦数据引领的教研方法创新,首先,张薇博士带来理论研究分享报告《循证实践: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改进》。

 

张薇博士明确了高阶思维的定义与现状,提出了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循证实践过程,并从教师课堂提问行为改进情况、实践性知识发展情况及学生提出问题数量及水平的变化三方面验证了循证实践教学改进的有效性。

图8 张薇博士做学术分享

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朱健麟老师进行了八年级数学课《轴对称》的现场说课,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唐张勇老师、金赐来老师,以及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范一淳老师围绕《轴对称》一课进行了现场数据辨课。

 

三位老师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认为该节课聚焦了学习的方法,是一节高阶问题引领的、旨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课堂;

 

但在合作学习的分工及知识建构过程等方面仍需做改进。现场三位老师精彩的观点交锋,为朱健麟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图9 现场说课及辨课

随后,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冯强校长带来学校实践分享报告《新课程教学变革下的向明循证实践——指向学科教学转型》。

 

冯强校长指出,本校学科教学转型的突出问题是“指向思维优化”的不足,经过近三年的循证实践,提炼出了学科教学转型的三大关键、四级矛盾及五大效果,助力学校的教学改革及发展。

图10 冯强校长做学校实践分享报告

紧接着,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石义琦副院长带来区域实践分享报告《数据循证为指引,问题结构为核心的区域研修——深圳市南山区的实践经验》。

 

石义琦副院长认为数据循证赋能了区域的变革,并在持续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实践性知识发展为持续动力、以问题结构和相关教学行为改进为基础、循证课例研究为支持、教学研究为引领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未来将继续秉承“扎根课堂、培养教师、变革教学”的理念推进区域变革。

图11 石义琦副院长做区域实践分享报告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方一燕院长带来区域实践分享报告《循证教研助力区域教研数智转型》。

 

方一燕院长指出,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汇集学科教研员和实验联盟学校的力量,借助靠谱COP项目,正在尝试对证据的创制、证据的应用以及证据的优化等三方面进行创新的区域思考,未来将继续借助靠谱COP团队的力量,以大数据循证助力区域教研改革,最终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图12 方一燕院长做区域实践分享报告

最后,陈卫东教授对本次会议做总结指导。陈卫东教授指出,本次循证分论坛充分展现了学术研究的风采,从课堂教学实践变革,到学校、区域的本土理论探索;

 

最后实现学术理论的构建,有效助力了教学实践变革和教研创新。

图13 陈卫东教授做会议总结

本次循证分论坛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变革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循证和实践探索,能够有效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内容

齐聚南山,AI赋能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024年5月14日-5月17日,靠谱COP团队一行3人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深圳市,在八所项目学校开展了深圳市南山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第六次课堂观察及面授培训活动。